核心提示 知識改變命運,閱讀能夠給孩子們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獲。對于許多人而言,所見所讀、所思所得,就是認識這個世界最有效的方式。宇宙之大、品類之盛,無不薈萃在書冊之間,通過閱讀可以領略大千世界,了解萬物蒼生,這樣孩子們就擁有了對話文明、傳承文化的機會。學校里的開放式圖書館,無疑拓寬了孩子的成長之路,為孩子打開了一扇知識的門,本期記者帶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。 ![]() 通北中心小學同學們在開放式圖書館里上閱讀課 一 近日,記者走進龍師附小“悅讀吧”,一排排整齊的書架上,擺放著各種圖書,墻上有“愛讀書,讀好書,善讀書”字眼。書架上的書,孩子們可以自由取閱。龍師附小語文老師陳巧玲告訴記者,龍師附小的同學們都很喜歡“悅讀吧”里的“地山號”船,因為校友許地山的“落花生”精神和他的文學成就深深鼓舞著同學們。平時學校里的“落花生”文學室和朗讀社團會在“悅讀吧”上課;中午時間,家長不能及時接送的學生可以到“悅讀吧”“地山號”船一邊享受閱讀,一邊等待家長;參加課后延時的同學,也可以來借書或者閱讀;每學期以班級為單位,輪流安排兩節課到“悅讀吧”看書或開展閱讀活動。 圖書室所承載的物理空間,既是閱讀的場所,也營造了學習的氛圍。一張小小書桌,幾人圍坐一處,孩子們在交流討論中,對于知識的理解也隨之進一步深化。在閩南師大龍文附小,教務處副主任劉惠堅告訴記者,學校圖書館使用面積635平方米,分成教師閱讀區和學生閱讀區上下兩層,藏書二萬八千余冊。“開放式的閱讀大廳、溫馨的閱讀環境,為學生打造適宜的閱讀學習空間。館內還配有自動借還機借閱設備。下課鈴聲響過之后,一個個學生自覺地奔向圖書館自由借閱。” 為了閱讀更有效,閩南師大龍文附小還開展整本書閱讀教研活動,引導全科閱讀,有中草藥書籍、科學、數學、紅色經典、童話等,結合學科節活動,創設多種沉浸式的閱讀環境,優化多種閱讀素材,讓閱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。 劉惠堅介紹,圖書進班,讓閱讀觸手可及。開放的閱讀空間,不僅能確保學生自由借閱,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,同時還豐富了學生課后生活。每周一到周五,學校在課后服務延時服務中安排各班輪流進圖書館閱讀,學生在老師的啟發下,一邊閱讀,一邊思考;學校領導以自身為范帶頭閱讀,并為學生推薦豐富多樣的書籍。教師組團閱讀,打造教師閱讀共同體。同時,學校十分重視家校攜手,開展親子共讀活動,讓閱讀成為孩子成長最好的陪伴。采用多樣評價推動閱讀成果,每年將評選出一定數量的書香少年、書香家庭、書香班級。 二 1月4日上午,下課鈴聲一響,通北中心小學四年(1)班的吳愷鑫、徐睿彬、蔡周子煊、熊國辰等幾位同學迫不及待地來到學校圖書館。下一節課的閱讀課,將在新近開館的仰止書屋里上,他們從書架上選取自己喜歡的圖書,坐在矮凳子上,專心地閱讀起來。 “期待更多的孩子能夠打開自己的成長之門,去探索精彩紛呈的人生和世界。”成了通北中心小學語文老師們的共識。校長林錦霞介紹,學校圖書館現有藏書3萬冊,內容涉及哲學、文學、歷史、地理、語言等多個領域,為師生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源和學習資源。館內有自主檢索一體機、圖書檢索機等數字化設備,全體師生能更方便快捷地檢索到圖書位置和借閱圖書。圖書館工作注重為教學服務,每周五全天開放,方便師生閱讀。每位學生有一張借閱卡,孩子們可以自由地在書屋借閱自己喜歡的書籍。 林錦霞告訴記者,為創設良好的閱讀條件,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,學校致力于讓圖書館成為孩子們的第二課堂。通過舉辦多種讀書活動,豐富學生閱讀生活。讀書活動為圖書館聯合各年段組織,活動方式多樣:如師生共讀、舉辦故事會、讀書分享會、圖書漂流、讀者之星評選、校園書市、美文朗誦、原創課本劇編演等。精彩的活動不僅激發了圖書館的青春活力,更是培養演說家的大舞臺,是孩子們快樂成長的搖籃。 通北中心小學教師閱覽區主要有個人讀書區和小組教研區;學生閱覽區為圖書館的中心主活動區,搭建一個小舞臺為開展班級集體閱讀使用,也可以開展讀書沙龍活動,還能開展班級讀書交流、朗讀活動,周邊配備矮的書柜,讓學生坐著就能拿到書籍閱讀,形成隨處可閱讀的環境,可供120個學生同時到館內閱讀。記者了解到,仰止書屋開館當天,有不少學校老師在參觀后表示,未來學校增添圖書設施時,也會為學生營造這樣的“開放式閱讀空間”。 ⊙閩南日報記者 蘇水梅 文/供圖 |